以下內容轉發自《中國電子報》2020年5月25日第4版報道
全國政協委員、新大陸科技集團CEO王晶:
數字基建的核心在于“數字”
●文/中國電子報記者張心怡
“我們看到,有些地方防疫健康碼發布后,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,有些地方無法推出,這是因為缺少數字基礎設施!比珖䥇f委員、新大陸科技集團CEO王晶在接受《中國電子報》專訪時表示,“數字基建的核心在于‘數字’,數字背后是巨大的人、事、物信息資源,將信息資源互聯互通并進行深度關聯挖掘和創新應用,對推動國家的數字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!
數字基礎設施是催生新業態、新模式、新需求的重要動能,被視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核心。王晶表示,數字基建是數字時代的基礎設施,承載了人、事、物數字化的時代要求,要通過數字基建加速推動產業的智能化與集約化,釋放乘數效應。
數字基建的雙重意義
數字基建作為“數字中國”的基礎設施,對于穩投資、擴內需、拉動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。3月4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提出,要加快5G網絡、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,明確了社會投資建設“精準施肥”的方向是提供底層支撐、具有乘數效應的數字基礎設施。王晶表示,正如改革開放初期,以“鐵公基”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增長和行業發展起到帶動作用,在數字化時代,數字基礎設施作為新型基礎設施的核心,將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。
對于數字基建的意義和作用,王晶表示,要從兩個維度來認知。
首先,數字基建是數字時代的基礎設施,通過數字化手段對傳統基建進行信息化改造、網絡化融合和數據化創新,賦能并重構傳統物理世界,形成線上線下一體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。
“與傳統基礎設施相比,數字基建產業鏈更長、影響更深、服務更廣,將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,這是數字化的底層性、滲透性決定的!蓖蹙дf,“數字基建將推動傳統產業實現全產業鏈的數字化重構,通過數據互聯互通和新技術創新應用,實現產業的集約化和智能化,拉動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!
其次,數字基建是圍繞人、事、物的數字化,有助于打破信息壁壘,加速信息資源生產、流通、共享和開發應用。隨著信息化的演進,各平臺對數據價值的認知越來越清晰,信息壁壘無形中阻礙了信息的流通,減弱了信息化的效用。王晶說:“無論是減輕疫情影響,還是促進傳統行業轉型升級,當務之急是如何完善信息基礎設施、打通信息壁壘,推動信息資源的互聯互通和軟重構!
王晶表示,數字公民作為人在數字世界的映射,需要進一步普及發展!皵底止瘛辟x予百姓一個權威可信的數字身份,就如同擁有一把可以打開所有數字化服務場景大門的萬能鑰匙,不必再費力證明“我是我”?尚艛底稚矸菔恰皵底止瘛钡幕A設施,有了它“數字公民”才會誕生。依托可信數字身份,公民需求和痛點可感知、可識別,輕松實現“一趟都不用跑”,有效解決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。王晶特別建議統籌規劃,將構建國家“可信數字身份+”服務體系納入數字基建范疇。
釋放數據強大能量
王晶表示,數字經濟的本質是圍繞人、事、物的數字化?梢灶A見,在未來數字經濟時代一方面,數據生產資料將成為主流。進入萬物互聯時代,生產、生活和治理數據將呈現爆炸式、海量化增長,數據成為比資本、土地、能源更重要的生產要素;另一方面,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交融發展。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全面賦能實體經濟,催生個性化定制、智能化生產、網絡化協同、服務型制造等新模式、新業態,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同步發展。企業作為市場主體,要利用好數據的高賦能性,以數據帶動全生產要素的增值和升級。
王晶建議,從兩方面著手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發展水平。
從國家層面看,要加大對制造業尤其是創新型制造業的扶持力度,放寬市場準入標準,鼓勵更多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,提升實力。
從企業自身看,要加大研發投入,加強經營的規范化和市場化,將創新作為自身發展的必由之路,把握數字基建帶來的投資新抓手、消費新動力和生態構建新機遇。
王晶表示,新大陸將繼續參與數字商業、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建設,通過數字化賦能增強傳統基礎設施的運行效率,投身“數字中國”建設,積極推動“數字公民”建設,著力推動解決“人”的數字化缺失,加速推進以民為本的創新驅動發展。
打通供應鏈產業鏈堵點
供應鏈、產業鏈的暢通運行是企業生產和民生就業的保障,事關經濟發展大局。對于如何打通堵點、連接斷點,暢通產業鏈供應鏈循環,王晶提出了四點建議。
一是保生存。政府要更大力度支持實體經濟尤其是制造業的發展,采取免稅、補助等方式,加快產業鏈的正常運行。
二是促上云。加快傳統制造業上下游的信息化建設,搭建產業鏈、供應鏈信息應急管理系統,確保生產線信息對稱,既可以減輕疫情帶來的沖擊,后續也能快速響應市場進行生產。
三是善應對。在面對疫情等沖擊時,企業自身要完善應急機制,供應鏈選擇更加靈活,因地而異建立供應鏈備選庫。
四是拓需求。產業鏈供應鏈最終指向需求,有了需求才有產出和供應的動態循環。投資、出口、消費這三駕馬車,要千方百計跑起來。